解析神经性耳鸣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17/09/28 16:50 复禾健康

由于在生活中能够引发神经性耳鸣的因素比较多,所以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也是一直居高不下,为了减少这种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类似于神经性耳鸣的症状出现,就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诊断才行,那么下面就来解析神经性耳鸣的诊断方法。

诊断神经性耳鸣的三大必要步骤

1、详细的病史查询对耳鸣的诊断非常重要。①耳病史:应详细询问耳外伤史、耳毒性药史、耳聋史、噪音接触史、嗜烟酒史及眩晕史,绝大多数耳鸣都兼有不同程度听力障碍,如果耳鸣与听力障碍同时或相继出现,则可能属于相同或相关的病因。②神经系统病史:有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外伤史。③心血管系统病史:如有涉及心血管系统任一部分的缺氧、供血障碍均可引起耳鸣。④内分泌系统病史: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糖尿病【译】: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等。⑤其他病史:与耳鸣的出现在时间上相关的病情均应详细查询。

2、耳鸣的检查应包括病因检查和客观测定。耳鸣的客观测定就是从音调(pitch)、响度(loudness)、音色(拟声词)等方面对耳鸣的音响性质进行检测。由于耳鸣的主观特征,因此对耳鸣的检查需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1)脑干听诱发电反应:耳鸣者的ABR与耳聋者难以区别,单纯ABR和耳蜗电图尚不能确定耳鸣的存在。

(2)耳鸣的音色:耳鸣似声语有15种,其中"金"最多,其次为"基"、"肯"、"皮"、"夏",5种似声词占总数的83.6%,各似声语有相对应的频率区域。

(3)耳鸣音调匹配:一般耳鸣的音调与病变的性质有关,传音性聋的耳鸣频率一般比感音性聋为低,其频谱常相当于听力损失最明显的频率范围,耳鸣最常见的频谱是3500Hz~6900Hz,半数以上属窄带噪声。少数属纯音,某些患者的耳鸣不易匹配。

3、实验室诊断其他检查:全身检查如血压、血糖、脂肪代谢、血液检查、肾功能和甲状腺功能检查、脑血流图等,以排除其他系统疾病所引起的耳鸣。神经系统的检查则可协助耳鸣的中枢诊断及定位。耳科检查更应全面,包括耳部检查、颞骨X线检查,必要时包括内耳道造影、CT、MRI等。近年来,磁脑电图被引入临床,耳鸣者脑磁波M200明显延长且分化较差,甚至完全消失,脑磁波M100/M200<0.5,正常听力值>0.5,Hoke认为M100/M200对客观评论耳鸣及判断疗效有价值。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