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目前治愈几率有多大

发布于 2019/06/19 15:42 复禾健康

心衰治好的几率有多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人去医院检查出来心衰这种疾病,大部分都很想知道心衰治好的几率有多大,在这里小编想告诉大家心力衰竭目前是不能根治的,只能相应的控制疾病的蔓延以及延缓,下面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心衰的药物治疗以及预防措施:

临床上主要应用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的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并降低肺毛细血管压,因此可以应用于肺充血及或外周低灌注的心力衰竭病人。临床主要药物及其用法如下述。
1.多巴胺
作用与用药剂量有关,小剂量[1~5mg/(kg·min)]具有兴奋多巴胺受体作用,使内脏和肾血流量增多,有轻度b1受体激动作用,可使SV轻度升高;中剂量[5~15mg/(kg·min)]b1-受体激动作用为主,使SV、CO、HR增快,因作用于β2-受体较轻,使周围血管和肺血管略有扩张,SVR和PCWP无明显变化,大剂量[>1~5mg/(kg·min)],作用于a1-受体,引起周围血管收缩,给CO和肾血流量带来潜在的不良后果。心衰时,选择小至中等剂量多巴胺,临床上证明短期内可获得良好效果。
2.多巴酚丁胺
主要作用于b1-受体,远超过a1-和b2-受体。心衰时,多巴酚丁胺可使体循环血管阻力下降,同时CO增加,PCWP降低,SV升高,HR增快,但对血压作用结果不一,也使心肌氧耗增加。
3.肾上腺素
小剂量主要作用于β1-受体,而大剂量主要作用于α1-受体,肾上腺素可使MAP、CO上升,HR增快与剂量有关,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肾上腺素与其他儿茶酚胺类药物相同,其半衰期仅1~2min,静注后大部分再分布至其他组织,在肝、肺内受儿茶酚-O-甲基转换酶所降解,起始剂量为8~12mg/min,维持剂量2~4mg/min根据反应调整。因此其给药方式是通过静滴(经大静脉,以预防药液外逸所至皮肤坏死),经5~10min血浆药物浓度即稳定。由于肾上腺素(还有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β-碳原子旁链羟基具有100倍以上的多巴胺作用强度,其剂量可随监测结果随时加以调整。肾上腺素应用于心衰的病人,通常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无效时,可单独使用,或与多巴胺和血管扩张药混合使用。
4.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对磷酸二酯酶III的抑制,使心肌细胞内cAMP水平和Ca2+升高,以增加心肌收缩性。氨力农、米力农作用机制见有关章节,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与多巴酚丁胺和血管扩张药****的联合应用相同,与洋地黄和交感胺类药物有协同作用。氨力农、米力农是常用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之一,适用于:①低心排综合征伴左心室充盈压明显升高;②体外循环后左心室功能不全;③非心脏手术时左心室功能不全;④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5.洋地黄
地高辛口服或静注、毛花甙丙静注是常用的正性肌力药物,能增强心肌收缩性,改善心脏工作与心室舒张末压的关系。但可直接或通过兴奋交感神经,使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地高辛的负荷剂量分成3~4次静注,每4~6h一次,维持量为24h0.125~0.5mg。为预防中毒反应,有条件时,宜于静注1h后测血药浓度,则若地高辛血浓度>2mg/kg则有中毒的可能。使用地高辛时,仍因观察临床表现,以早期诊断洋地黄中毒。
使用正性肌力药物要注意:这些药物在增加心肌收缩力的同时使心肌耗氧量也相应的增加,因此在急性心肌缺血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人要慎重;特别要明确的是体外循环后一过性心力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短期内联合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和交感胺类药物或者应用主动脉内体外反搏术以降低心脏工作负荷。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根据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最常见,亦最重要。绝大多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均以左心衰竭开始。右心衰竭多继发于左室衰竭,较少单独出现,后者可见于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等。

一、药物治疗慢性心衰的步骤

1、主要对应人群是慢性心衰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有可能导致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史、酗酒、家族性心肌病等。治疗规律运动、戒烟、治疗高血压、治疗高脂血症、戒酒和杜绝滥用药物。有过心脏病发作、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用ACEI类药物,有过心脏病发作也可应用β-阻滞剂。

2、诊断收缩性慢性心衰,但无症状。有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治疗应用A级治疗,同时所有患者应当接受ACEI和β-阻滞剂治疗。医生和患者应讨论有因可除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如血运重建、瓣膜功能的矫正等。

3、有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并有症状。治疗应用A级治疗,且所有患者应当接受ACEI和β-阻滞剂治疗。可以应用利尿剂和地高辛,限制盐的摄入量,监测体重,适当限制液体入量。恶化心功能药物应当停用。如经以上治疗后,患者仍有症状应加用螺内酯治疗。

4、尽管应用最佳的治疗,但由于心脏结构变化显着,患者症状突出,常常需要特殊的治疗,相当于终末状态。

二、心衰患者预防措施

1..要及早干预: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瓣膜病、肺心病、糖尿病、曾经突发心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是发生心衰的高危人群,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优化治疗方案,并采取多种干预措施,以预防心衰的发生。戒烟:香烟中的焦油和烟碱可直接损害心血管,促使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加重病情,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和心衰。因此,心血管病患者一定要戒烟。

2..预防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病患者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当地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不要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防范感冒、流感、肺部感染等,以免诱发心衰。掌握好运动量:心血管病患者在病情稳定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散步、快走、慢跑、打太极拳等,锻炼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锻炼后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宜,宜长期坚持。适当休息,避免过劳:心血管病患者一定要休息好,保证晚睡8小时,午睡1小时;不干重体力劳动;不参加较剧烈的运动。情绪愉悦,防止波动:变化无常的秋冬天气容易使人产生烦躁恼怒、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诱发心衰。因此,心血管病患者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防止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平衡。

3..最后饮食有节:在注重膳食营养搭配均衡的同时,宜吃低脂肪、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每顿七八分饱。可常吃些新鲜蔬菜瓜果、禽肉、鱼虾、食用菌、豆制品等,不吃过于油腻、过咸、过辣的食物,不喝浓茶、咖啡、白酒等。补充水分,切忌过量:注意补充水分,每天喝1500~2000毫升白开水,以稀释血液,保证血流畅通。若已发生心衰,则要限制饮水量,以免饮水过多增加血容量,使心衰加重。

温馨提醒:发生心衰,及早救治:心血管病患者一旦出现脚踝部进行性肿胀、活动后容易疲劳,或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等貌似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或精神异常等貌似精神病或脑血管病症状时,很可能是心衰发出的早期信号,应及时到医院心内科就诊,以早确诊,早治疗。具体的情况还是要咨询医院,这样可以获得更安全准确的信息。

心衰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