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17/11/30 16:30 复禾健康
发布于 2017/11/30 16:30 复禾健康
败血症是怎么回事,其实患有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及肝硬变的病人因抵抗力减退,更容易得败血症,致病菌进入血液以后,迅速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引起许多中毒症状,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败血症。
败血症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引起的。细菌侵入血液循环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通过皮肤或粘膜上的创口。二是通过疖子、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化脓性病灶。败血症是指细菌进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状、皮疹瘀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数增高等。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易发生迁徙病灶。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易合并感染性休克。当败血症伴有多发性脓肿时称为脓毒败血症。
侵入人体的细菌是否会引起败血症,与入侵菌的毒力、数量和人体防御免疫功能有密切联系。以下这些都可能导致败血病的发生:皮肤、粘膜发生破损和发炎如创伤和伤口感染、大面积烧伤、开放性骨折、疖、痈、感染性腹泻、化脓性腹膜炎等,细菌易从破损、炎症处进入淋巴或血循环而引起。
各种免疫抑制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代谢药、抗肿瘤药以及放射治疗等可削弱细胞或体液免疫,某些更可使白细胞减少或抑制炎症反应而有利于细菌蔓延、扩散。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易导致耐药菌株繁殖而增加感染机会。各种检查或治疗措施加内镜检查、插管检查、大隐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静脉高营养疗法、各种透析术、脏器移植等均可导致细菌进入血循环,或发生感染性血栓而形成败血症。
致病菌的变迁及常见的败血症致病菌:具有致病性或条件致病性的各种细菌均可成为败血症的病原体。由于年代的不同,患者的基础疾病不同,传入途径以及年龄段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致败血症的细菌也不同。
相信通过以上的败血症介绍,大家对这种疾病有了深入的了解,这种疾病的危害极大,患者一定要重视这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