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血液科

什么情况容易得败血症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刘爱华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急性败血症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败血症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创伤或手术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增快、意识模糊、皮肤瘀斑等症状。急性败血症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器官功能支持、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急性败血症最常见的原因,致病菌可通过呼吸道、泌尿系统、消化道或皮肤破损处侵入血液。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化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美罗培南等。

2、病毒感染

部分病毒如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EB病毒等可能引起病毒血症,进而发展为败血症。患者常有咽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等前驱症状。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选用更昔洛韦注射液、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同时需密切监测器官功能。

3、真菌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念珠菌、曲霉菌等真菌性败血症,常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化疗后。特征性表现为对抗细菌治疗无效的持续发热。确诊需血培养或组织病理检查,治疗可选用注射用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片等抗真菌药物。

4、免疫功能低下

糖尿病、艾滋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会导致免疫功能受损,增加败血症风险。这类患者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但病情进展迅速。除控制感染外,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注射液、人免疫球蛋白等。

5、创伤或手术

严重烧伤、开放性骨折或侵入性操作可能破坏皮肤黏膜屏障,使病原体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术后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需警惕败血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同时需清创引流、去除感染灶。

急性败血症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环境清洁通风。饮食需提供充足热量和优质蛋白,如瘦肉粥、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避免剧烈运动,注意监测体温变化。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和肢体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所有用药必须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后需定期随访血常规、炎症指标等。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结肠憩室 类天疱疮 慢性咽炎 丛状血管瘤 跟骨骨髓炎 颈椎半脱位 腭咽闭合不全 荨麻疹性血管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匐行穿孔性弹性组织变性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