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18/02/08 16:35 复禾健康

下肢静脉血栓是临床上一种血液循环系统出现的病变,这种疾病在急性期是比较危重的,需要尽快的进行治疗,那么首先应该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下肢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下肢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病人劳动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险。该病一直在临床上深受重视。左下肢血栓形成远远高于右下肢,特别是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有时下肢静脉血栓还可以向心性延伸至下腔静脉,甚至堵塞肾静脉而引起肾功能衰竭从而威胁生命。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来说,是首选的检查手段,但彩超检查人员的熟练程度及经验多少会对彩超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对后期或者急性期需手术的病人来说,不能做出临床理想的诊断。随着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设备的不断改进与提高,无创的下肢静脉核磁成像对静脉血栓的部位、性质及范围方面诊断的客观准确性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这为血管外科医师开展介入及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另一种静脉血管造影检查为血管腔内影像学检查,其结果真实、可靠,是目前静脉血栓取栓、介入治疗、手术搭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航标灯。另外,肺核素扫描对是否并发肺栓塞有权威的定论;血中血小板记数、凝血四项、D—二聚体检测也是该病主要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以上几种诊断方法综合起来可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作出精确的诊断,并为临床治疗选择适应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很大帮助。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