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
发布于 2016/01/26 12:53
发布于 2016/01/26 12:53
周围性面瘫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周围性面瘫起病急,患者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而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患上疾病后应该及时进行治疗才能早日康复。
周围性面瘫症状:
面肌纤维性痉挛:周围性面瘫患者患侧出现小而快速,部位不恒定的肌肉抽搐性收缩,常伴有瞬目运动增多。
面肌痉挛:面肌痉挛是一种无痛性、有规则的阵挛性面部肌肉抽动,常局限于眼睑或口角,痉挛可因说话、吃饭、精神紧张、疲劳而加重,每次痉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面肌联合运动:有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出现张口、示齿、鼓腮、吸吮时,眼跟着闭合变小,相反当闭眼时,口角也牵拉闭合,这就是所说的面肌联合运动,是面神经受损后,其髓鞘恢复不良所致。通过服药,神经完全修复之后,这些症状可以消失。
周围性面瘫治疗:
1.热敷患侧
用热毛巾敷患侧,使温度保持在41℃左右,每日可进行数次;也可采用电磁波治疗仪照射面部,每次30分钟,每日两次。照射时须用纱布遮眼,防止长时间照射引起白内障。
2.生姜外敷
生姜性温、味辛,温经散寒通络。以生姜末局部敷于患侧,每次半小时,每日1次。也可在针刺配合使用电磁波治疗仪时,将姜片或姜末敷于针刺穴位,借助电磁波治疗仪的温热,共同增强针灸疗效。
上一篇 : 疱疹性面瘫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 : 周围性面瘫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