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有没有染上乙肝?

发布于 2016/03/11 15:43

乙肝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高发的传染性疾病,截至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占我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乙肝成为我国重点预防疾病,因此我们应该及早的发现与治疗。鉴别诊断乙肝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肝功能检查。肝功检查常用的项目主要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这三项主要反映的是肝脏的合成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反映的是肝脏细胞受损的状况。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主要反映的是肝细胞的代谢功能。

第二:乙肝两对半检查。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不仅能及时了解体内乙肝病毒状态(但不能真正反映体内乙肝病毒的活跃程度),而且对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尤其对于抗病毒治疗中是否e抗原转阴提供依据,所以乙肝患者需定期复查乙肝两对半。

第三:肝脏B超:定期行肝脏B超检查,不仅可及时了解肝脏的大小、形态、回声情况、门脉内径、脾脏厚度等情况,而且还能及时发现有、无腹水及占位性病变等等,这对乙肝的治疗及日后恢复都是较为有力的。

第四:肝穿刺检查—通过肝脏穿刺取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确定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肝穿刺是最正确的诊断手段,它可以判定出受检者有没有合并其他肝脏疾病如:丙肝、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等,而且能够直观的了解肝脏的病变程度,有利于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效果的判定。

第五:乙肝病毒DNA:乙肝病毒DNA检查结果,不仅可及时了解乙肝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及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和传染性强、弱程度等等,而且还可为抗病毒治疗方案的确定、及评价抗病毒效果提供有利依据,所以乙肝患者需定期复查乙肝病毒DNA。

根据以上几种鉴别方法,相信大家对乙肝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人们在生活中应该多加注意,及早的发现才能更好的治疗。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