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路上十大不准!

发布于 2016/03/11 15:43

核心提示: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病毒标志物检测阳性,但是血清中转氨酶水平始终正常。很多这样的患者因为不了解情况,盲目要求“转阴”,结果是花钱受罪,不见效果。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都患上了乙肝,此病也渐渐地被人们所关注。为什么乙肝会久治不愈呢?有很多原因,其中有很大原因就是乙肝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治疗误区,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那么,常见的治疗误区都有哪些呢?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不顾病情,我行我素

有些患者明知自己的病情,却满不在乎,生活上我行我素,照样饮酒不误。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慢性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等终末性肝脏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饮酒。如果慢性乙肝患者有饮酒的习惯,那么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几率将大大提高。

二:盲目降酶,不抗病毒

慢性乙肝最根本的病因就是感染了乙肝病毒,因此,最根本的治疗就是抗病毒治疗。但是有些患者对于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失去信心后,不再进行抗病毒治疗,只关心保肝降酶治疗。保肝降酶治疗或许能在一定时期内使病情得到缓解,但是,因为肝脏中的病毒一直存在,所以很难最终治愈肝炎。因此,不要主观地排除抗病毒治疗方案,否则会失去治疗的时机。

三:不信医院,轻信广告

由于目前慢性乙肝的正规治疗疗效有限,有些患者便开始听信广告,转向求助于其他不正规的医疗途径。其实,慢性乙肝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方可见效。这一点慢性乙肝患者必须有正确的期望值,认识到正确治疗和不正确治疗的长期后果完全不同。如果有其他不正规的医疗行为,轻信广告,最终白花钱、白受罪、得不到应有治疗,有些还耽误病情,加重病情。

四:道听途说,排斥药物

每一种药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是,不同患者对于同一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感受和反应,差别相当大。有些患者认识不到这一点,道听途说,或断章取义,然后排斥治疗药物。

五:澳抗携带,过度治疗

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病毒标志物检测阳性,但是血清中转氨酶水平始终正常。很多这样的患者因为不了解情况,盲目要求“转阴”,结果是花钱受罪,不见效果。从严格意义上说,这部分患者是应该接受治疗的,因为毕竟体内有病毒,而且相当一部分澳抗携带患者肝脏活检可以见到程度不同的肝脏炎症病变,也不能完全排除转氨酶一直正常却向肝硬化、肝细胞癌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所以,劝告患者进行观察,定期检查,暂时不进行特殊的抗病毒治疗。

六:担心突变,逃避治疗

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选择的药物有干扰素α和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但是,拉米夫定也有其局限性,一部分患者在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后6~9个月,出现乙肝病毒DNA聚合酶的YMDD结构域的基因突变,从而产生耐药。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拉米夫定过程中出现的耐药,不是拉米夫定药物诱导的结果,而是药物选择的一种结局。有些患者因为对于是否出现变异和耐药十分担心,以至于排斥应用拉米夫定这一主要的抗肝炎病毒药物,从而失去了治疗时机,这是不应该的。

关于乙肝的治疗误区就先讲到这里,相信大家也都清楚地了解到了。为了确保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乙肝患者一定要尽快走出治疗的误区,找到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才能免受不必要的伤害。另外,还要注意好日常的护理,尤其是饮食方面的护理。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