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性闭经又叫一类闭经
发布于 2025/07/02 15:07
发布于 2025/07/02 15:07
子宫性闭经是指由子宫病变引起的月经停止,属于继发性闭经的一种类型。子宫性闭经可能由子宫内膜损伤、宫腔粘连、子宫发育异常、子宫切除术、子宫内膜结核等因素引起。
多次人工流产、刮宫手术等操作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影响子宫内膜正常增生脱落。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逐渐减少直至闭经,常伴有周期性下坠感。可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治疗需根据粘连程度选择宫腔粘连分离术或激素替代疗法。
宫腔粘连多继发于宫腔操作后,子宫内膜纤维化形成粘连带。典型表现为月经量少或闭经,部分患者伴有周期性腹痛。超声检查可见宫腔线中断,确诊需依靠宫腔镜。轻度粘连可通过宫腔镜分离,严重者需放置宫内节育器预防再粘连。
先天性无子宫、始基子宫等发育异常可导致原发性闭经。患者第二性征发育正常但无月经来潮,超声检查可见子宫缺如或发育不良。此类情况需通过激素检查排除其他病因,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无法恢复生育功能。
全子宫切除术后必然出现闭经,此为医源性子宫性闭经。患者需注意术后激素变化可能带来的更年期症状,必要时可进行激素替代治疗。保留卵巢者仍具有内分泌功能,但需定期监测卵巢储备。
生殖系统结核可破坏子宫内膜,形成瘢痕组织导致闭经。患者可能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伴有低热、盗汗等症状。诊断需结合子宫内膜活检和结核菌素试验,治疗需规范抗结核治疗至少6个月。
子宫性闭经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减肥。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元素,可适量食用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建议每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监测子宫内膜情况。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腹痛应及时就诊,排除其他妇科疾病。
上一篇 : 子宫性闭经属于几型闭经
下一篇 : 闭经后宫腔息肉会消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