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症的症状及治疗
发布于 2025/07/05 11:17
发布于 2025/07/05 11:17
胃肠炎症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和发热,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补液治疗、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胃肠炎症通常由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自身免疫和应激反应等原因引起。
腹痛是胃肠炎症最常见的症状,多位于中上腹或脐周,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感染性胃肠炎腹痛多伴随腹泻,胃炎腹痛常与进食相关。轻度腹痛可通过热敷或按摩缓解,严重腹痛需就医排除肠梗阻等急腹症。常用药物包括颠茄片、山莨菪碱和匹维溴铵。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感染性腹泻可伴黏液脓血。轮状病毒腹泻多呈水样便,细菌性痢疾可见里急后重。轻度腹泻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严重腹泻需静脉补液。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和洛哌丁胺是常用止泻药物。
胃肠炎症刺激呕吐中枢导致胃内容物反流,严重呕吐可引起电解质紊乱。急性胃炎呕吐物含胃酸,肠梗阻呕吐物可有粪臭味。轻度呕吐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频繁呕吐需静脉补液。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和格拉司琼具有止吐作用。
胃肠黏膜充血水肿影响消化功能,患者出现早饱感和厌食。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因进食疼痛而拒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因腹泻恐惧进食。建议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逐步过渡到软食。复合维生素B、胰酶和健胃消食片可改善消化功能。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常伴低至中度发热,伤寒可出现稽留高热。儿童轮状病毒感染发热多在38℃左右,诺如病毒感染发热较轻。物理降温可选择温水擦浴,体温超过38.5℃需药物降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阿司匹林是常用退热药。
胃肠炎症患者应选择低脂低纤维的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和生冷食物。急性期可进食米粥、面汤等流质,恢复期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共用餐具。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便血、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严重表现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粪便检查和胃肠镜等进一步诊治。慢性胃肠炎患者需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上一篇 : 急性肠炎是什么导致的症状
下一篇 : 十二指肠肠炎有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