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附件炎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6/26 13:06

盆腔炎附件炎是指女性盆腔内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及盆腔腹膜炎等。这类疾病可能由细菌感染、性传播病原体、邻近器官炎症扩散等因素引起,常见症状有下腹痛、异常阴道分泌物、发热等,需通过妇科检查、超声及实验室检测确诊。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盆腔炎附件炎最常见的病因,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通过性接触或上行感染侵入生殖道。患者可能出现下腹持续性疼痛、分泌物增多且异味明显。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同时避免性生活至症状完全缓解。

2、术后并发症

人工流产、宫腔镜手术操作可能导致医源性感染,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可引发炎症。症状常表现为术后发热、腹痛加剧,需及时使用广谱抗生素如甲硝唑预防厌氧菌感染,并复查超声排除盆腔脓肿形成。

3、邻近器官蔓延

阑尾炎、结肠憩室炎等腹腔内炎症可直接扩散至盆腔,尤其右侧输卵管易受波及。此类患者除妇科症状外,多伴有原发病的消化系统表现。治疗需控制原发感染灶,必要时联合妇科会诊进行腹腔引流。

4、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长期免疫抑制剂使用等导致抵抗力下降时,生殖道正常菌群可能过度繁殖引发炎症。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盆腔痛,治疗需基础病控制与抗生素联用,如阿奇霉素延长疗程,同时补充益生菌调节微生态。

5、卫生习惯不良

经期性行为、频繁阴道冲洗等破坏局部防御机制,增加感染风险。此类患者需加强健康教育,推荐使用pH值适宜的清洁产品,急性期可短期应用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但需警惕耐药性。

盆腔炎附件炎患者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如瘦肉、西蓝花等,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慢性患者可尝试热敷缓解疼痛,但反复发作或出现输卵管积水等并发症时,需考虑腹腔镜粘连松解术等手术治疗。建议每半年进行妇科检查,尤其有既往病史者更应密切随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盆腔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