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有哪些症状儿童
发布于 2025/06/28 15:22
发布于 2025/06/28 15:22
儿童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发热、腹痛、脱水等症状。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呕吐是儿童急性胃肠炎的常见首发症状,多表现为进食后立即呕吐或反复发作。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有胆汁。病毒感染引起的呕吐通常持续数小时至1天,细菌感染可能持续更久。家长需注意防止误吸,呕吐后暂禁食1-2小时,随后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
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10次以上,粪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可能带有黏液。轮状病毒感染常引起典型米汤样便。腹泻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家长需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脱水征兆,每排便后补充50-100毫升口服补液盐。
约半数患儿伴随发热,体温多在38-39摄氏度之间。细菌性胃肠炎可能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摄氏度。发热期间应减少衣物包裹,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腹痛多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疼痛,排便前加重,排便后缓解。严重腹痛可能提示细菌性痢疾或肠套叠等并发症。家长可用温热毛巾敷腹部缓解痉挛,避免随意使用解痉药物。若腹痛持续超过2小时或位置固定需及时就医。
脱水是儿童急性胃肠炎最危险的并发症,表现为尿量减少、哭时无泪、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
儿童急性胃肠炎护理需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发病初期可短暂禁食4-6小时,之后逐步恢复饮食,从米汤、稀粥等低渣食物开始。避免高糖、高脂及乳制品摄入。注意手卫生和食具消毒,观察精神状态、尿量等变化。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高热不退、嗜睡等情况应立即就医。病毒性胃肠炎具有传染性,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48小时。
上一篇 : 急性肠胃炎主要症状及体征
下一篇 : 急慢性肠胃炎的症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