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常见病因及处理
发布于 2025/06/28 16:35
发布于 2025/06/28 16:35
产后出血的常见病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子宫内翻。产后出血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输血治疗、子宫按摩以及宫腔填塞等方式处理。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可能与产程过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因素有关。子宫收缩乏力会导致子宫无法有效收缩闭合血管,从而引起大量出血。处理子宫收缩乏力可通过静脉注射缩宫素、前列腺素类药物等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同时配合子宫按摩帮助子宫恢复收缩功能。严重时可能需要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切除术。
胎盘因素包括胎盘滞留、胎盘植入以及胎盘早剥等情况。胎盘滞留指胎盘在分娩后30分钟内未能完全排出,胎盘植入指胎盘异常附着于子宫肌层,胎盘早剥指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剥离。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导致产后出血。处理胎盘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人工剥离胎盘、刮宫术或子宫切除术等措施。
软产道损伤包括会阴、阴道、宫颈等部位的撕裂伤,多发生于胎儿过大、急产或产钳助产等情况。软产道损伤会导致持续性出血,需要及时进行缝合止血。对于严重的软产道损伤,可能需要输血治疗或手术修复。预防软产道损伤的关键在于控制胎儿体重、规范助产操作以及必要时进行会阴侧切。
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是原发性的血液疾病,也可能是继发于产科并发症如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凝血功能障碍会导致出血难以自行停止,表现为广泛渗血。处理凝血功能障碍需要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或血小板等血液制品,同时治疗原发疾病。对于羊水栓塞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子宫内翻是指子宫底部向宫腔内凹陷,甚至经宫颈翻出,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子宫内翻会导致剧烈疼痛和大量出血,需要立即进行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预防子宫内翻的关键在于避免过度牵拉脐带和不恰当按压宫底。对于反复发生的子宫内翻,可能需要采取手术固定子宫。
产后出血是产科急症,需要立即识别和处理。产妇应注意产后2小时内的出血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规范产前检查、控制孕期体重增长、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及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产后应保证充足休息,适当补充铁剂和蛋白质,促进身体恢复。如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上一篇 :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原则
下一篇 : 产后出血450毫升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