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肠炎的症状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7/03 12:21
发布于 2025/07/03 12:21
痢疾肠炎的症状主要有腹泻、腹痛、发热、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痢疾肠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可能伴随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腹泻是痢疾肠炎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呈水样。细菌性痢疾的腹泻常伴随黏液和脓血,病毒性肠炎则以水样便为主。腹泻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严重时引发脱水。患者需注意补充水分,必要时可口服补液盐。若腹泻持续超过两天或出现血便,应及时就医。
腹痛多位于下腹部或脐周,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细菌感染时腹痛常伴随排便后暂时缓解,但很快再次发作。腹痛可能与肠道炎症刺激或肠痉挛有关。轻度腹痛可通过热敷缓解,但若疼痛剧烈或持续加重,需警惕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应尽快就医检查。
发热常见于细菌性痢疾,体温可达38-39摄氏度,部分患者伴有寒战。病毒性肠炎发热程度通常较轻。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但持续高热可能导致脱水或惊厥。患者应多休息,适当物理降温,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不退,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
里急后重表现为排便急迫感强烈但排便量少,排便后仍有未排尽的感觉。这是直肠炎症刺激导致的典型症状,常见于细菌性痢疾。该症状可能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增加肛门不适感。保持肛门清洁、温水坐浴可缓解不适,若症状持续需进行直肠指检排除其他疾病。
黏液脓血便提示肠道黏膜严重受损,多见于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粪便中混有黏液、脓液和新鲜血液,可能伴有恶臭。这种情况表明肠道存在溃疡性病变,需及时进行粪便检查和病原学诊断。患者应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以免掩盖病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
痢疾肠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发病初期可选择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低纤维软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高脂肪或乳制品。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必要时口服补液溶液。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症状加重或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脱水、意识模糊等情况时,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上一篇 : 小孩拉痢疾吃什么食物好
下一篇 : 小孩拉痢疾是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