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03 06:33

痢疾肠炎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发热、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痢疾肠炎是由志贺菌、沙门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典型表现为肠道黏膜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

一、腹痛

腹痛是痢疾肠炎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位于下腹部或脐周,呈阵发性绞痛。肠道炎症刺激肠壁神经导致肠痉挛,排便后疼痛可暂时缓解。患者可能伴有肠鸣音亢进,严重时疼痛持续存在并放射至腰背部。

二、腹泻

腹泻表现为每日超过3次稀便或水样便,严重者可达数十次。细菌毒素破坏肠黏膜屏障,使肠道分泌增加而吸收减少。典型特征为粪便量少但频繁,含未消化食物残渣,进展期可出现特征性黏液脓血便。

三、发热

多数患者出现38-39℃的中度发热,由细菌内毒素入血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所致。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老年患者则可能表现为低热。发热多伴随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使用抗生素后通常较快消退。

四、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指排便后仍有便意却无粪便排出的症状,由直肠炎症刺激排便感受器引起。患者常感肛门坠胀,频繁蹲厕但仅排出少量黏液或血液。该症状可持续至炎症消退后,是鉴别痢疾与普通肠炎的重要特征。

五、黏液脓血便

肠道黏膜溃疡出血与炎性渗出形成黏液脓血便,粪便呈果酱样或洗肉水样。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和脓细胞。重度感染者可能出现血水样便,提示广泛结肠黏膜坏死,需警惕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

痢疾肠炎患者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低渣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品。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粪便需用漂白粉处理。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改变或血便加重时须立即就医,婴幼儿及老年人更需密切监测脱水体征。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益生菌帮助重建肠道菌群平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痢疾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