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发布于 2025/06/25 14:54
发布于 2025/06/25 14:54
孩子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主要有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具有较强传染性,需及时隔离观察。
多数患儿以突发中低热起病,体温多在38摄氏度左右,可伴有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热通常持续2至3天,若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持续不退,可能提示病情加重。此时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采用物理降温方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
口腔黏膜会出现散在红色小疱疹,多见于舌面、颊黏膜和硬腭部位,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导致进食疼痛。患儿可能出现流涎、拒食现象。家长可准备温凉流质食物,避免酸性或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
手掌、足底及臀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疹子呈离心性分布,直径2至5毫米,周围有红晕,通常不痒不痛。皮疹约1周后自行消退,不会留下疤痕。家长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
因口腔溃疡疼痛,患儿常出现进食量明显减少、拒绝饮食等情况。可选择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蔬菜泥等,少量多次喂养。若持续24小时以上无法进食,可能出现脱水需就医。
部分患儿表现为嗜睡、烦躁不安或异常哭闹等神经系统症状。这可能是病毒侵犯神经系统的前兆,家长需特别警惕。若出现肢体抖动、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送医排查重症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患儿应居家隔离2周,保持室内通风,每日对玩具、餐具进行消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补充水分。家长接触患儿后需规范洗手,避免交叉感染。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若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无力、呼吸异常等危险信号,须立即前往儿科或感染科就诊。多数患儿1至2周可自愈,但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上一篇 : 宝宝1岁手足口病的症状
下一篇 : 孩子手足口病是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