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手足口病是什么症状
发布于 2025/06/22 09:11
发布于 2025/06/22 09:11
孩子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初期通常会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摄氏度左右,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发热一般持续2到3天,多数患儿发热症状可自行缓解。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适当给予物理降温,避免高热引发惊厥。
患儿口腔黏膜会出现散在的疱疹或溃疡,多见于舌、颊黏膜、硬腭等部位。疱疹初期为红色小斑点,随后形成水疱并破溃形成溃疡,导致患儿出现口腔疼痛、流涎、拒食等症状。家长可给予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加重口腔不适。
手足部位会出现特征性皮疹,表现为红色斑丘疹或疱疹,直径2到4毫米,周围有红晕,多不痛不痒。皮疹主要分布在手掌、足底及臀部,少数可延伸至膝、肘等部位。皮疹通常在一周内自行消退,不留瘢痕。家长需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或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极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等。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3到7天,典型病例病程约7到10天。轻型病例症状较轻,预后良好。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可并发脑炎、脑膜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家长发现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治疗。
手足口病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避免交叉感染。家长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患儿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等物品应定期消毒,粪便等排泄物需妥善处理。如患儿出现病情加重迹象,应及时前往医院儿科或感染科就诊。
上一篇 : 孩子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下一篇 : 小孩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