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手足口病什么症状
发布于 2025/06/29 11:51
发布于 2025/06/29 11:5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儿童常见症状有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典型表现主要有口腔黏膜散在疱疹或溃疡、手部足部臀部斑丘疹或疱疹、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神经系统或心肺功能异常。
发病初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多位于舌面、颊黏膜及硬腭部位。疱疹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患儿常因疼痛拒绝进食或流涎增多。部分患儿可能伴随咽峡部充血,但扁桃体化脓性改变较少见。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饮水进食情况,可给予温凉流质食物缓解不适。
手部足部及臀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或小疱疹,疹子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2-5毫米,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壁较厚不易破溃。皮疹多不痛不痒,少数可能伴随轻微瘙痒。家长应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皮疹通常一周左右自行消退不留疤痕。
多数患儿发病初期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持续2-3天可自行缓解。部分重症患儿可能出现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9℃且不易退热。家长需定时监测体温,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体温持续升高或精神状况恶化应及时就医。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发病期间建议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若出现频繁呕吐或腹泻,需警惕脱水风险,必要时补充口服补液盐。
极少数患儿在病程2-5天可能出现精神差、嗜睡、肢体抖动、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此类情况多与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相关,家长发现异常需立即送医。重症患儿可能需住院接受降颅压、静脉免疫球蛋白等治疗。
手足口病患儿居家护理期间,家长应做好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室内通风,患儿餐具玩具每日消毒,衣物床单用热水浸泡清洗。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可适量给予果汁、米汤等补充水分和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肢体无力、呼吸急促等危险信号,须立即前往医院儿科或感染科就诊。恢复期仍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一般隔离期不少于发病后两周。
上一篇 : 小孩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下一篇 : 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