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检查项目有哪些

发布于 2016/04/27 15:36

拇外翻常呈对称性,拇趾的跖趾关节轻度半脱位,内侧关节囊附着处因有牵拉,可有骨赘形成,第1跖骨头的突出部分,因长期受鞋帮的摩擦,局部皮肤增厚,并可在该处皮下产生滑囊,如红肿发炎,则成为拇滑囊炎,严重者拇趾的跖趾关节可产生骨关节炎,引起疼痛,拇外翻检查项目有哪些呢?

拇外翻的诊断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请看具体介绍:

1.查体

站立位评价患者拇外翻程度、其他足趾畸形程度及足弓情况。于坐位时评价前足和后足的形态。拇趾评价包括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度、肿胀程度、内侧突起的突出程度和有无胼胝或疼痛性拇囊、足底面是否有局限性籽骨疼痛;其他足趾的评价包括是否有锤状趾、跖趾关节不稳定或脱位及足底疼痛或胼胝

2.影像学

行负重位X线平片,并需要测量如下数据:

(1)拇外翻角:第一跖骨和近节趾骨干中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值小于15°。

(2)跖骨间夹角:第一、第二跖骨干中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值小于9°。

(3)跖骨远端关节面夹角(DMAA)第一跖骨头关节面与第一跖骨长轴的交角:正常为跖骨头关节面向外侧倾斜小于10°。

(4)关节匹配度:第一跖骨头和近节趾骨的关节表面是否有半脱位,如果关节的两侧倾斜,关节是不匹配的。

(5)趾骨间夹角:第一趾近节及远节趾骨中线间的夹角,正常小于10°。

3.根据严重程度对拇外翻进行分类

(1)轻度拇外翻:拇外翻角小于30°,跖骨间夹角小于13°。关节常是匹配的,畸形可能由趾间拇外翻引起。

(2)中度拇外翻:拇外翻角30°~40°,跖骨间夹角13°~20°。跖趾关节常不匹配(半脱位),拇趾旋前并常对第二趾造成压迫。

(3)重度拇外翻:拇外翻角大于40°,跖骨间夹角20°或更大。拇趾旋前并常常重叠在第二趾之上或之下,跖趾关节不匹配。第二跖骨头下时常有转移性疼痛,可能有关节炎改变。

X线表现包括拇跖趾关节向外侧半脱位,拇趾向中线移位,第1跖骨头内侧骨突出及硬化,籽骨向外侧移位。第1跖骨内翻,第1、2跖骨夹角>9°。晚期,第1跖趾关节发生退化性变,关节间隙变窄及关节周缘有骨赘。

温馨提示:拇趾向足的外侧过度倾斜称为拇外翻。畸形形成后,难以自行矫形,局部疼痛逐渐加重,步行困难。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