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一般如何诊断

发布于 2016/05/18 10:12

慢性胃炎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以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较多见。研究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慢性胃炎中幽门螺旋杆菌检出阳性率很高。此处常与胆汁返流,食物、yao物的不良刺激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在浅表性胃炎基础上合并发生,也与免疫、内分泌及恶性贫血等因素有关。那么,慢性胃炎一般如何诊断呢?

一、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多呈慢性病程,部分患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但大多数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饱胀、暖气,尤其是有胆汗返流时更加明显。少数有食欲减退恶心常表现为持续性上中腹疼痛,可于进食后立即出现。慢性胃炎多无明显体片,有时可发现上腹部轻压痛舌炎、舌乳头萎缩、贫血、消瘦等表现。

二、主要检查

1、胃镜检查结合直视下活检是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

2、慢性胃炎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阳性率高达70~90*,可通过胃镜取胃粘膜组织检查,也可查患者血中幽门旋杆菌的抗体。另外还可以在慢性胃炎抗幽门螺旋菌治疗前后检查,作为追查指标之一。

3、X线钡餐造影在大多数慢性浅表性胃炎无异常表现。萎缩性胃炎通过气钡双重造影可显示胃粘膜萎缩,胃皱壁相对平坦、减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酸分泌低下。

4、用五肽胃泌素刺激,测定每小时基础胃泌酸量(BAO),较大泌酸量(MAO),高峰泌酸量(PAO),有助于诊断萎缩性胃炎。

5、血清壁细胞抗体试验和血清胃泌素测定可作为诊断萎缩性胃炎及分型的参考指标。

三、诊断

慢性胃炎的病史常不典型,症状并无特异性,体征较少。主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如饭后上腹部饱胀,疼痛等,可怀疑有慢性胃炎。X线检查一般只有助于排除其他胃部疾患。确诊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辅以胃分泌检查。本病需和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道疾病等加以鉴别。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