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造瘘手术后的危害

发布于 2025/06/24 06:20

输尿管造瘘手术后可能出现感染、造瘘口狭窄、尿液反流、结石形成及皮肤刺激等并发症。输尿管造瘘术是解决尿路梗阻或膀胱功能障碍的常见手术方式,但术后需密切观察和管理以减少相关风险。

1、感染

术后造瘘口或尿路可能因细菌侵入引发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或发热。长期留置导管会增加尿路感染概率,需定期更换导管并保持清洁。严重感染可能扩散至肾脏,导致肾盂肾炎,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2、造瘘口狭窄

造瘘口周围组织瘢痕增生可能导致管腔狭窄,影响尿液引流。轻度狭窄可通过定期扩张改善,严重时需手术修复。患者需定期复查超声或造影评估通畅度,避免因梗阻引发肾积水。

3、尿液反流

造瘘管放置不当或固定不牢时,尿液可能反流至肾脏,增加感染和肾功能损害风险。反流常伴随腰背部胀痛,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调整导管位置或使用抗反流装置可减少该并发症。

4、结石形成

尿液长期接触异物或引流不畅易形成磷酸盐或尿酸盐结石,表现为造瘘管堵塞或血尿。增加每日饮水量有助于预防,结石较大时需体外碎石或内镜取石。定期冲洗导管可降低结石发生概率。

5、皮肤刺激

尿液持续刺激造瘘口周围皮肤可能导致皮炎、溃疡或湿疹。使用防漏贴膜和皮肤保护剂可减少刺激,保持局部干燥清洁。严重皮炎需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并调整造瘘袋佩戴方式。

术后应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造瘘口,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导管移位。饮食上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以酸化尿液。定期复查肾功能及超声,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选择透气性好的造瘘护理产品,夜间可连接引流袋减少渗漏。心理上需适应身体变化,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支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败血症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