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和肺纤维化

发布于 2025/06/23 15:26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肺纤维化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是多种肺部疾病导致的共同病理改变,主要有特发性肺纤维化、职业性肺病、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纤维化、药物性肺纤维化、放射性肺纤维化等类型。

1、特发性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主要表现为双肺基底部网格状阴影和蜂窝肺改变。该病病因未明,可能与吸烟、胃食管反流、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活动后呼吸困难,可伴有干咳、杵状指等表现。诊断需结合高分辨率CT和肺功能检查,必要时需行外科肺活检。治疗上可选用尼达尼布、吡非尼酮等抗纤维化药物,晚期患者需考虑肺移植。

2、继发性肺纤维化

继发性肺纤维化有明确致病因素,常见于长期接触石棉、矽尘等职业暴露人群,或系统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病患者。临床表现除呼吸困难外,多伴有原发病特征,如关节肿痛、雷诺现象等。胸部CT可见非特异性间质改变,诊断需结合职业史、血清学检查等。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原发病,避免继续接触致病因素,部分患者可试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3、病理机制

各类肺纤维化均以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和异常修复为核心机制。持续的损伤刺激导致成纤维细胞活化,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最终形成不可逆的瘢痕组织。这一过程涉及转化生长因子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不同病因引起的肺纤维化在病理形态分布上存在差异,但最终都可导致肺换气功能障碍。

4、诊断方法

诊断需结合病史、影像学和肺功能检查。高分辨率CT是重要手段,可显示网格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等特征。肺功能检查典型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功能降低。对于不典型病例,可能需要经支气管镜或外科肺活检获取病理标本。血清生物标志物如KL-6、SP-D等有一定辅助价值,但特异性有限。

5、治疗策略

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制定方案。特发性肺纤维化以延缓疾病进展为目标,可使用抗纤维化药物。继发性肺纤维化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致病因素。所有患者都需进行氧疗、肺康复等支持治疗。终末期患者评估后可考虑肺移植。同时需注意防治感染、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定期评估疾病进展。

肺纤维化患者应严格戒烟,避免接触粉尘和空气污染物。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肺功能,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锻炼。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D。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肺纤维化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