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什么症状及处理
发布于 2025/06/30 09:53
发布于 2025/06/30 09:53
急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可通过禁食补液、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急性胃炎通常由感染、药物刺激、酒精损伤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上腹部持续性隐痛或灼痛是急性胃炎典型症状,疼痛多位于剑突下,进食后可能加重。胃黏膜受刺激后释放炎症介质导致平滑肌痉挛,可伴随腹胀感。轻度疼痛时可热敷腹部,若疼痛剧烈需警惕胃穿孔。
胃黏膜炎症反应会刺激呕吐中枢,早期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反复呕吐可能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呕吐物带血丝提示黏膜出血,应立即就医。
炎症导致胃蠕动功能紊乱,患者常出现早饱、厌食。急性期建议短期禁食,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加重胃负担。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可能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8℃以下。伴随全身乏力、头痛等中毒症状时,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判断感染类型。病毒性胃炎通常具有自限性。
胃黏膜糜烂出血时,血液经胃酸作用形成黑色柏油样便。出血量较大时可呕出咖啡渣样物,提示应激性溃疡可能。这种情况需立即禁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药物止血。
急性胃炎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停止摄入酒精、咖啡等刺激性物质。恢复期饮食遵循少食多餐原则,优先选择蒸煮烹调方式。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呕血、高热时须及时就诊,避免发展为慢性胃炎。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慎用非甾体抗炎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规范根治治疗。
上一篇 : 慢性非萎缩胃炎有哪些症状
下一篇 : 感染幽门螺杆菌有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