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的注意事项
发布于 2025/10/05 07:57
发布于 2025/10/05 07:57
手足口病患儿需注意隔离防护、皮肤黏膜护理、饮食调整、症状监测及环境消毒。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皮疹。
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需用肥皂水洗手,患儿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应单独清洗消毒。幼儿园或学校出现病例时,需配合疾控部门完成终末消毒。
口腔疱疹可用生理盐水漱口,皮疹处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避免抓挠皮疹,指甲需剪短以防继发感染。出现溃疡时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或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
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坚硬食物刺激口腔。少量多次饮水预防脱水,可适量饮用绿豆汤、冬瓜汁等清热解毒饮品。哺乳期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
每日测量体温3次,观察有无持续高热、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若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嗜睡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居家可备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
患儿粪便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后再排放,衣物煮沸消毒20分钟。玩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室内保持通风,紫外线灯照射每日30分钟。
患儿康复后仍须观察1个月,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蒸蛋促进恢复。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家长需密切观察有无指甲脱落等后期症状,定期复查心肌酶谱。保持居家环境干燥通风,重复使用的物品需定期暴晒消毒。
上一篇 : 孩子咳嗽老不好如何解决
下一篇 : 五岁孩子无症状发烧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