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是怎么感染的
发布于 2025/11/18 14:59
发布于 2025/11/18 14:59
破伤风通常由破伤风梭菌通过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感染。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粪便中,当伤口接触被污染的物质且局部形成缺氧环境时,细菌繁殖并释放毒素导致发病。感染风险与伤口深度、污染程度及免疫状态有关。
破伤风梭菌通过被土壤、铁锈或动物粪便污染的伤口侵入。深而窄的刺伤或撕裂伤易形成缺氧环境,促进细菌繁殖。此类伤口需彻底清创,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临床常用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被动免疫。
轻微擦伤或烧伤若接触污染物也可能感染。皮肤屏障破坏后,细菌通过微小创口进入体内。建议对任何开放性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敷料。破伤风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主动免疫,如吸附破伤风疫苗。
分娩时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切断脐带,或产后用污染物覆盖脐部,可能导致新生儿破伤风。表现为拒奶、肌肉强直等症状。预防需严格无菌操作,对孕妇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治疗需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联合镇静药物如地西泮注射液。
不洁医疗操作如非法堕胎、牙齿治疗等可能引发感染。创伤后延迟处理会增加风险。手术前后应评估免疫史,未全程接种者需补打疫苗。临床可能用到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和肌肉松弛剂如苯巴比妥钠注射液。
未全程接种疫苗或免疫力低下者感染风险显著增高。艾滋病患者、老年人等群体需加强免疫保护。定期接种破伤风疫苗是核心预防手段,如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治疗中需联合使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和抗生素如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预防破伤风需重视伤口处理与免疫接种。任何深度伤口暴露于污染环境后,应及时就医清创并评估免疫状态。日常生活中避免徒手接触锈蚀物品或土壤,劳作时做好防护。完成基础免疫接种后,每10年需加强接种1次破伤风疫苗。孕妇应在孕期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以保护母婴。若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典型症状,须立即急诊治疗。
上一篇 : 焦虑症能引起早搏吗
下一篇 : 左边脑袋一跳一跳的疼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