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常眼压型青光眼

发布于 2025/11/14 18:32

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是一种眼压测量值在正常范围内但仍出现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的青光眼类型。青光眼主要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正常眼压型青光眼等类型。

1、发病机制

正常眼压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性降低有关。部分患者存在视神经血液灌注不足的情况,导致视神经纤维层缺血缺氧。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自身免疫异常或遗传易感性,使得视神经对正常范围内的眼压也较为敏感。

2、临床表现

患者通常表现为渐进性视野缺损,早期可出现旁中心暗点,随着病情发展可形成弓形暗点。视盘检查可见杯盘比增大,盘沿变窄,视神经纤维层变薄。部分患者可伴有轻度眼胀、视物模糊等症状,但多数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

3、诊断标准

诊断需满足眼压测量值始终低于21mmHg,同时存在特征性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视神经病变的疾病,如颅内占位、视神经炎等。24小时眼压监测有助于发现眼压波动异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定量评估视神经纤维层厚度。

4、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近视、低血压、偏头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青光眼家族史者患病风险增加。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5、治疗原则

治疗目标是将眼压降至个体化靶眼压,通常比基线眼压低30%。可选用前列腺素类滴眼液如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或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滴眼液。对于进展较快者,可考虑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或小梁切除术。同时需改善视神经血供,控制全身性危险因素。

确诊正常眼压型青光眼后应定期随访,每3-6个月复查视野和视神经检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低头、剧烈运动等可能影响眼压的行为,保持规律作息。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花青素的蓝莓、黑枸杞等食物,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外出时可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强光刺激。若出现视力急剧下降、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眼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