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复禾首页 > 疾病频道 > 传染科 > 鼠疫 > 概况

什么是鼠疫 鼠疫的具体发病过程是什么

发布于 2021/11/26 14:02

鼠疫作为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可以发生在各种人群身上。该疾病主要包括腺型、肺型、败血型等类型,且在6-10月高发。感染鼠疫后,患者会出现淋巴结的极度肿胀,还可能会进入血循环从而诱发败血症。如果病情不控制,最终会侵犯肺部,引起继发性肺鼠疫。

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在十四世纪因在欧洲高发且造成数千万人死亡,所以也被称之为黑死病。因鼠疫发病的早期和感冒、肺炎的症状高度相似,不少患者因误诊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从而使病情加重。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疾病,才能更好的进行防治,那什么是鼠疫?

一、什么是鼠疫

1.基本病理

鼠疫是通过老鼠或者跳蚤叮咬人体之后而传播的,如果误食带有鼠疫病菌的粪便或者污染的食物,或者是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飞沫,都有可能感染鼠疫病菌而患病。临床上,将鼠疫主要分为肺型、腺型和败血型等类型。其中,肺型和败血型的鼠疫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抢救,患者预后都比较差,也会直接影响到生存期。

2.易感人群

未感染过鼠疫的人普遍属于易感人群,该疾病也没有天然免疫力,但患病后可以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力。另外,应用预防性药物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易感性。

3.高发季节

人间鼠疫的流行发生于动物间鼠疫后,所以高发时期在6-9月。其中,肺鼠疫的高发时期是10月之后,这和该时间鼠类活动和繁殖较频繁有关。

二、鼠疫的具体发病过程

1.进入淋巴系统

当人类感染鼠疫菌之后,鼠疫菌会通过皮肤进入人体淋巴循环系统,会沿淋巴管到达淋巴结,且在淋巴结部位繁殖,进而引起急性淋巴结炎。患者淋巴结会有极度肿胀的情况,这也是腺鼠疫的典型表现之一。当急性淋巴结炎发作后,如果不及时治疗,鼠疫菌会沿着淋巴系统进一步扩散,最终可能会侵犯到全身各部位的淋巴结。

2.进入血循环

鼠疫菌也可通过淋巴循环后进入血循环,进而引起败血症。部分患者会出现包括严重皮肤黏膜出血、趾端坏死等严重中毒症状。而正因为鼠疫会诱发败血病的一系列症状,所以鼠疫曾被称为黑死病。

3.侵犯肺组织

如果鼠疫菌进入血循环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之后就会侵入到肺组织引发继发性肺鼠疫。

专家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