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诊断如何检查 分析肝内肿瘤的影像学检查

发布于 2022/09/20 16:08

对于肝癌,专家建议,早检查有利于早发现,就可以实现早诊断、早治疗。高危人群要定期体检。

那么肝癌诊断应该怎样做呢?

临床上有些诊断,是通过症状,比如肿瘤长在肝包膜下,把包膜胀起来了,肝区右肌肋骨隐隐作痛,有的食欲较差、乏力,而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病人也会有这种症状,所以不是肝癌的特异症状。

体征有包块:有包块的往往是肿瘤长得比较靠下,比较浅表,或者是到了晚期,也可扪及包块,一般是没有包块的。

专家指出有慢性肝炎病史的,可以通过甲胎蛋白、现代影像学来诊断肝癌。现代影像学对95%的肝癌都可以诊断。B超80~90%可以判断,如果模棱两可的,可以通过彩超,看看肿块内有没有血流,如果有血流,就怀疑是恶性的,没有血流则恶性的可能性不大。

核磁共振(MRI)对一些性质不太确定的,可以定性,病人也可以及早诊断。血管造影,通过肝脏造影,如果有肿瘤的,就会显像变亮,不过这个是有创伤的。如果上面的诊断还不能明确,可以通过病理检查,一般就是穿刺。但是穿刺有很多负面影响,容易出血,肿瘤容易播散,所以现在一般不提倡穿刺。95%以上的都能做到明确诊断。

特别推荐肝内肿瘤的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肝胆扫描是大多数肝病必需的诊断性检查,能检出并鉴定肝内肿瘤,显示血管和胆道的病变。B超和计算机体层摄影(CT)最常用,磁共振成像(MRI)对比清晰度优于CT,显示血管和胆管无需造影。

当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中,B超正被广泛应用,但实际上,多数并不是诊断适应证,描述的结果也并不能给肝炎临床提供有意义的诊断数据。

1、对大多数肝胆疾病,超声是初选的影像学检查

对囊肿、血管瘤可以确诊,但对肝硬化病人的血管瘤病变须与高回声的肝癌鉴别。超声检出占位性病变后需CT或MRI鉴定。对阻塞性黄疸超声检查后,可选择进一步的检查方法。

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中,B超正在被广泛应用,但实际并不能给肝炎l临床提供有意义的诊断数据。任何影像学检查对肝炎的诊断或病情评估意义有限,对早期检出肝硬化主要依据肝组织学检查。

2、CT的肝硬化特征是肝缩小、各叶比例失常,表面不平、实质不匀、有大小不一的结节,脾大。

HCC大多是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动态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特点,HCC高密度强化,静脉密度降低,延迟期又呈低密度。

MRI对恶性病灶的检出和鉴定比CT增强扫描更灵敏和特异。在肝硬化病例检出肝小结节,MRI优于螺旋CT,但两者对<;1cm的肝癌检出率都不到40%。分化低和体积较大的小肝癌诊断率较高。

肝癌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