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接触会传染肝炎?关于肝炎的五个误解要纠正

发布于 2022/10/01 16:46

中国是乙肝大国,而且慢性肝炎尚难治愈,有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因此,公众谈「肝炎」色变,常对肝炎患者、肝炎病毒携带者心生歧视。产生恐惧和歧视,是因为大众对肝炎了解太少或有错误的认识。

本文将就公众对肝炎传染性方面的常见认识误区做以总结,希望能够让大家真正认识和了解肝炎。

误解一:所有肝炎都有传染性

肝炎的常见病因中,除了病毒性肝炎以外,还有多种非传染性肝炎,比如酒精性肝炎、单纯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

酒精性肝炎:由于长期大量饮酒造成;

单纯性脂肪肝:是由于脂肪在肝细胞内的过度沉积;

药物性肝损伤: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用药;

自身免疫性肝病:同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样属于结缔组织病范畴。

以上这些肝病,并没有传染性。

另外,由于各种肝炎常导致肝功异常(以转氨酶和/或胆红素的升高最为常见),所以大众常常会觉得「肝功异常」或「黄疸」本身就有传染性。实际上,这些症状只是肝炎的结果,是没有传染性的。

误解二:肝炎病人都需要「隔离」

在常见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传染病,需要进行分餐、粪便消毒等隔离手段。

甲肝病毒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水源、食物、餐具等,可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流行。

1988年,上海市民由于食用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引起建国以来最大一次甲肝流行,在4个月内共发生31万例。

食物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也是甲型肝炎传播的原因。如三明治、橙汁、沙拉和肉类成品食物被甲肝病毒污染,是发达国家甲肝流行的主要原因。

戊型肝炎也曾出现过水源污染引起的大流行,但目前较为多见的还是食物污染所致的散发病例。

预防这两种消化道传染的肝炎,应注意做到:

勤洗手

幼儿园和学校集体生活的儿童,是甲肝接触传播的高危人群,更应通过教育,让他们养成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注意用餐卫生

对一些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等,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误解三:日常接触会传染乙肝、丙肝

日常接触并不会传播乙肝或丙肝。

握手、拥抱、共用办公用品、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或丙肝。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也没有发现这两种肝炎能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

这两种肝炎,均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

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乙肝和丙肝病毒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乙肝、丙肝感染已较少发生。经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主要是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品等。其它如修脚、纹身、扎耳洞、共用剃刀牙刷,以及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等也可传播。

乙肝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产期,多为在分娩时接触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随着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母婴传播已大为减少。感染丙肝的母亲也可以在分娩时传染新生儿,建议患有丙肝的女性应在治愈后生育。

与乙肝或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可能会受到感染。若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特别是艾滋病,被感染的危险性更高。

误解四:得了乙肝一定会发展成慢性

感染乙肝病毒6个月后仍未被清除,称为慢性乙肝感染。

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产期感染者,慢性化的风险高达90%,而婴幼儿时期(0~5岁)的慢性化率则降至50%,而成人感染者中仅仅5%~10%发展为慢性感染。

因此,做好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阻断,做好针对婴幼儿的乙肝疫苗接种,慢性乙肝是可以控制的。自从2000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免费计划免疫接种程序后,婴幼儿的感染率大幅度下降。2014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经降至0.32%。

误解五:乙肝是母亲遗传给孩子的

乙肝具有家庭聚集现象,常表现为母亲与孩子或兄弟姐妹间同时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因此很多乙肝病人误以为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甚至不敢结婚生育。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的疾病。而传染病则是一个本来健康的个体,被有传染性的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显然,乙肝并不是因为患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差错,而是因为感染了乙肝病毒所致。

新生儿在产程中会接触大量母血,这是母婴传播乙肝的原因。另外怀孕时,母亲子宫面的血管有破损,如胎盘剥离等情况,使母血渗漏至胎儿血循环也有可能发生宫内感染。

由此可见,不论哪种原因的母婴传播实际上是母亲通过体内途径将乙肝病毒传染给了下一代。所以乙肝是传染病而不是遗传病,是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来阻断的。

肝炎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疾病的无知和恐惧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肝炎的传播。

肝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