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发展的五步 糖尿病肾病规律饮食注意六点

发布于 2022/12/22 09:08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尿毒症的主要原因,很多1型糖尿病人往往都死于糖尿病肾病,有更多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人,30%—40%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发展的五步:

第一期: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B超发现肾脏体积增大25%。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用同位素等方法检测),大于120毫升分钟,甚至可达到150毫升分钟。其程度与血糖平行。肾活检未见异常,血压不高,见于糖尿病的发病初期。这些反应在经严格控制血糖和接受胰岛素治疗几周到几个月以后可以恢复正常。

第二期:表现为休息时尿白蛋白排泄无增高,但运动后尿白蛋白增加。如行踏车运动使心率达同龄人最大心率的75%,持续20分钟1小时尿白蛋白排泄超过20微克分钟。肾小球滤过率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病人如果持续滤过过多就意味着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高危状态。此期也可逆转,血压不高,肾活检见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区基质增加。

第三期:又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由运动后白蛋白尿转化为持续性的尿白蛋白升高,达20~200微克分钟,肾小球滤过率维持相对正常。在后期,血压可能轻度升高。假如不积极采取治疗措施,90%以上的病人会发展成明显的糖尿病肾病。

第四期:为明显的糖尿病肾病,也称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此期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即尿常规可检测出尿蛋白,尿蛋白定量大于0.5克24小时,相当于尿白蛋白排泄率大于200微克分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并伴高血压。如果不很好地控制血压,肾小球滤过率会以平均每月每分钟下降约1~1.22毫升的速度不断恶化,使病人会在5─8年内发展为末期肾功能衰竭。肾活检提示肾小球硬化此期即使经严格治疗也不可逆转。

第五期: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也就是尿毒症时期。这个时期只有透析治疗,还能延缓生命,或者进行肾移植,但还存在着大量的未知风险,如排异反应等。这个时期病人的血压明显增高,尿蛋白并不像其它原因所致肾脏疾病那样到了肾功能衰竭晚期会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达10毫升分钟以下,尿素氮及肌酐升高,水肿及高血压进一步加重,出现低蛋白血症。

糖尿病肾病的这五个分期,往往在第一、二期时病人自觉无任何症状,只有做实验室检查时才会发现有微量白蛋白尿,这个时候如果进行干预,效果会很好,往往能完全恢复。如果等到症状出来再治疗,一般都到了中晚期,无法逆转,治疗也只有尽量延长恶化的时间,延缓生命,没有办法再逆转。

饮食对糖尿病肾病来说是很重要的,做好饮食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把血糖调节在一定的范围内,特别是那些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就更应该重视了。

那么糖尿病肾病怎么规律饮食呢?

1、注意蛋白的摄入

近年来认为长期采取高蛋白膳食,可能加重肾脏的高滤过状态,同时增加体内有毒的氮代谢产物的产生和潴留,从而导致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因此主张适量限制糖尿病肾病的饮食中的蛋白质,以减少肾脏损害。

2、多食用粗粮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55%-60%左右

日常饮食中,糖尿病患者宜多选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和粗粮,尤其富含高纤维的蔬菜、豆类、全谷物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单糖类的摄入要严格限制,如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等以及含这些糖类较多的食品。为了改善口味,糖尿病病人宜选用不产生热量的甜味剂,如木糖醇。

3、进餐定时定量注意进食规律

一日至少进食三餐,而且要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4-5小时。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或易出现低血糖的病人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可从三次正餐中拿出一部分食品留做加餐用,这是防止低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

4、应注意高钙低磷

高钙的东西往往也高磷,像动物脑子和内脏、排骨、虾皮、壮骨粉之类肯定高磷,不宜多吃。

5、菜肴少油少盐

糖尿病人应选少油少盐的清淡食品,菜肴烹调多用蒸、煮、凉拌、涮、炖、卤等方式。烹调宜用植物油,尽量减少赴宴。在赴宴时也要尽量按照平时在家吃饭时的量和食物间的搭配来选择饭菜。

6、糖尿病肾病患者限盐具体看

糖尿病专家指出,糖尿病肾病的饮食由于肾功能衰退,要特别注意盐的摄入,不能过少,使身体缺盐,也不能过多,引起浮肿等。针对糖尿病肾病的饮食要求,专家指出,限盐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终末期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常可出现高血压,表现为浮肿或尿量减少,限制食盐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进展。但是如果同时伴有呕吐、腹泻时,不应再在糖尿病肾病的饮食中过分限制钠盐,甚至还需补充。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