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尿毒症的病因是什么

发布于 2024/02/09 11:42

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进入终末期后,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尿毒症常由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遗传性肾病、小动脉硬化症等疾病发展而来,并无特定的前提条件。但由于原发病的病因、进展速度以及病情不同,因此得尿毒症的前提也不尽相同。

1、原发病:若患者存在原发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且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则可能会导致尿毒症;

2、病情发展速度:如果患者原发病突然加重且没有积极治疗,则可能导致尿毒症发生的概率增加。若患者积极治疗,可有效延缓尿毒症的进展速度;

3、病情控制:如果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保肾药物,能够有效控制尿毒症的进展,则患尿毒症的概率会明显降低。但如果没有进行积极治疗,且病情控制较差,则可能会导致尿毒症的发生概率增加;

4、其他:若尿毒症患者饮食控制过于严格,或水摄入过少,且并未及时进行透析治疗,则可能会加快尿毒症的进展,进而出现尿毒症。若患者饮食控制过于严格,且日常生活中经常熬夜、吸烟、饮酒、劳累等,则可能会影响肾功能,从而导致尿毒症的发生概率增加。

建议尿毒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饮食,以低蛋白饮食为主,并注意休息、适量运动。还应严格遵医嘱服用呋塞米片、碳酸氢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定期复诊,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有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速度。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