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哪几种类型

发布于 2016/11/08 09:56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由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发的血液疾病,病因复杂多样,且治疗不易,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就再生障碍性贫血而言,不同的类型病情也有所不同,治疗也相应有所变化,因此了解再障有哪些类型对辩证施治尤为重要。下面由医生为我们讲解再生障碍性贫血都有哪些类型。

介绍说,临床上根据病情发作的缓急及严重程度,可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急性再障与慢性再障。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因慢性病症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转化而致,一般起病较急,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出血可表现在皮膜粘膜出血及内脏出血,如呕血、便血、尿血、子宫出血、眼底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后者常为本病的死亡原因。病程中几乎均有发热,系感染所致,常在口咽部和肛门周围发生坏死性溃疡,从而导致败血症。肺炎也很常见。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常见于发病初期,以贫血为主要病症表现,出血多限于皮肤粘膜,且不严重;可并发感染,但常以呼吸道为主,容易控制。若治疗得当,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乃至痊愈。但若慢性再障患者的病情出现了急性的加重,则属于情况较为严重的一类,称之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根据病因可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先天性再障和获得性再障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先天性再障比较罕见,属于隐性遗传性疾病,发病患儿除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外,还有多发性畸形表现,如小头、小眼球、拇指缺如或畸形、并趾畸形、耳廓畸形等,皮肤还可出现咖啡奶油样的色素斑块,部分病人智力低下,半数以上的男孩生殖器发育不全。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又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再障目前发病原因不明,约占获得性再障患者的50%。获得性再障多数是由放射线、有机溶剂、某些药物如氯霉素、环磷酰氨、阿糖胞苷等诱发,是较为常见的再障类型。

以上是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的介绍,生活中一旦发生再障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就医,不要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再生障碍性贫血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