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发布于 2013/05/14 16:42
发布于 2013/05/14 16:42
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可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以下2型: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少数可由非重型再障进展而来。
1)贫血:黏膜苍白、疲乏无力、头晕、心悸、气短等症状进行性加重。
2)出血:皮肤出血点或瘀斑,口腔、牙龈、鼻腔等黏膜广泛出血。内脏出血可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血尿、子宫出血、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感染:患者多有发热,体温在39℃以上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为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黏膜感染,多合并败血症,感染不易控制。
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
起病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轻,贫血、出血和跺的程度较SAA轻,也较其易控制。
上一篇 :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早期征象?
下一篇 :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