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做白内障的风险

发布于 2024/08/05 18:18

青光眼做白内障手术的风险包括角膜水肿、前房变浅、继发性虹膜萎缩,以及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等。如果患者同时存在青光眼和白内障,则建议先进行青光眼的治疗,在病情稳定以后再考虑行白内障手术。

1.角膜水肿:在青光眼术后早期由于眼压升高,可导致角膜出现轻度水肿,待眼压逐渐下降后,角膜水肿会自行消失。但如果角膜水肿持续不退,则需要通过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加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促进角膜水肿消退。

2.前房变浅:若术中不慎损伤睫状前静脉时,会导致血液流入周边前房而引起前房积血,从而造成前房变浅的情况发生。对于少量出血者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大量出血时则需及时清除积血,并应用止血剂以促进吸收,必要时可通过激光将新生血管封闭。

3.继发性虹膜萎缩:部分青光眼患者在做完白内障手术之后,可能会因为眼压控制不佳而导致虹膜缺血,甚至会出现继发性的虹膜萎缩现象。此时可以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改善,比如甲钴胺片、胞磷胆碱钠胶囊等。

4.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于术中晶状体悬韧带断裂所致,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则会使晶状体移位到瞳孔区,进而影响视力。因此,为了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撕除晶状体囊壁,以免晶状体发生皱褶。另外,在摘除晶状体之前要充分散大瞳孔,使晶状体处于放松状态后再进行摘除。

5.其他风险:如干眼症、感染等,其中感染多见于细菌性感染或者病毒性感染,患者常伴有眼睛充血、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伴随畏寒、发热等情况。若确诊为细菌感染,一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炎治疗;若是病毒感染所引起,则需要遵医嘱选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抗病毒药物来缓解症状。

除此之外,还可能有视网膜脱落等不良后果,但是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低。因此,当患者既存在青光眼又存在白内障的情况下,应及时前往医院眼科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青光眼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