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常见病因

发布于 2025/02/16 17:41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胆道系统阻塞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发黄疸。常见病因包括胆管结石、胆管肿瘤和胆管狭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药物、手术或其他干预措施。

1、胆管结石是梗阻性黄疸的常见原因之一。结石可能由胆固醇或胆色素形成,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淤积。治疗包括药物溶石、内镜取石和手术切除。药物如熊去氧胆酸可帮助溶解胆固醇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可取出结石,严重时需行胆囊切除术。

2、胆管肿瘤也是梗阻性黄疸的重要原因。肿瘤可能为良性或恶性,如胆管癌。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手术切除是首选,化疗药物如吉西他滨和顺铂常用于辅助治疗,放疗可局部控制肿瘤生长。

3、胆管狭窄可由炎症、手术或外伤引起。炎症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手术或外伤可能导致胆管损伤。治疗手段包括内镜扩张、支架植入和手术修复。内镜扩张通过球囊扩张狭窄部位,支架植入可维持胆管通畅,手术修复适用于复杂病例。

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多样,胆管结石、胆管肿瘤和胆管狭窄是常见原因。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内镜和手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若出现黄疸、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胆管癌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