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尿失禁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2/20 20:12

膀胱结石引起尿失禁需要尽快就医,通过影像检查明确病因,并根据结石大小和病情采取对症处理,包括药物溶石、碎石手术或膀胱切开取石,对于已出现尿失禁的患者需配合训练恢复膀胱功能。

1膀胱结石导致尿失禁的原因

膀胱结石是指尿液中矿物质晶体沉淀在膀胱内形成的硬块,可因长期未处理的小结石、不良生活习惯或其他疾病引发。大块结石会损伤膀胱黏膜或堵塞尿流,导致尿液不能完全排出,进而伴随反复尿失禁。某些与膀胱相关的神经损伤、感染或炎症也可能加重尿失禁症状。

2缓解和治疗膀胱结石及尿失禁的方法

1药物溶石:对于较小的结石,可以服用碱化尿液的药物如碳酸氢钠、促进排石的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适用范围有限,建议遵医嘱合理使用。

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中小型结石,冲击波可将石头粉碎成细砂状,通过尿道自然排出。这种方式创伤小,但需在结石适当大小范围内使用。

3膀胱镜碎石术或膀胱开放取石术:对于较大结石或长期导致尿失禁的情况,医生通常建议通过内镜或外科手术直接移除结石。这种方法可彻底清理结石,但术后需预防感染并注意膀胱功能恢复。

3日常护理与尿失禁训练

在治疗膀胱结石的同时,可以通过行为干预改善尿失禁症状:

时间排尿:训练在固定时段如厕,帮助膀胱形成新的排尿习惯。

凯格尔训练:通过收缩和放松骨盆底的肌肉,增强膀胱控尿能力。每组锻炼持续5秒,每天坚持3组以上。

调整饮食,多饮水,避免高钙、高草酸饮食如菠菜、茶叶,可减少结石复发的可能。

对于膀胱结石导致的尿失禁问题,积极治疗结石是关键,配合健康的生活习惯能有效改善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根据病因和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尿失禁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