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产褥期感染

发布于 2025/04/11 21:20

产褥期感染是分娩后6周内因生殖道或泌尿道感染引发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腹痛、恶露异常等,需及时就医治疗。治疗包括抗生素使用、局部护理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个人卫生、合理饮食和定期检查。

1、产褥期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生殖道或泌尿道感染。分娩过程中,生殖道可能受到损伤,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感染可能发生在子宫、阴道、会阴等部位,严重时可引发全身感染。

2、产褥期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使用、局部护理和手术干预。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需根据病原体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局部护理包括保持伤口清洁、使用消毒液等,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感染。对于严重的感染,如脓肿形成,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引流。

3、预防产褥期感染的措施包括保持个人卫生、合理饮食和定期检查。分娩后应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巾,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定期进行产后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产褥期感染是分娩后常见的并发症,需引起重视。通过及时治疗和有效预防,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母婴健康。产妇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

产褥感染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