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会导致瘫痪吗

发布于 2025/04/27 15:55

小儿麻痹症可能导致瘫痪,具体与病毒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程度有关。

1、病毒侵袭机制: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后,选择性攻击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病毒复制过程中造成神经元变性坏死,导致其支配的肌肉失去神经信号传导。神经元损伤数量超过50%时,临床出现肌力下降;损伤超过90%则表现为完全性瘫痪。

2、瘫痪分型特点:

根据受累神经元范围分为单肢瘫下肢多见、截瘫和四肢瘫。急性期瘫痪呈弛缓性,受累肌肉在48小时内达到最大程度麻痹。约25%病例遗留永久性残疾,常见胫骨前肌、股四头肌等肌群萎缩。

3、非瘫痪型表现:

约72%感染者仅出现发热、头痛等无菌性脑膜炎症状。病毒未突破血脑屏障时,仅引起暂时性肌痛或肌无力,2-3周后可完全恢复。此类病例通过血清学检测才能确诊。

4、后遗症期管理:

遗留运动功能障碍者需终身康复训练,包括跟腱延长术等矫形手术改善关节挛缩。使用踝足矫形器预防足下垂,配合低频电刺激延缓肌肉萎缩。呼吸肌麻痹者需夜间正压通气支持。

5、疫苗预防价值:

全球推广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后,野生病毒所致瘫痪病例下降99%。但疫苗相关瘫痪发生率约1/250万剂次,免疫缺陷儿童应改用灭活疫苗IPV。我国现行程序为2月龄起始接种,共4剂次。

急性期患者需严格卧床避免加重神经损伤,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摆放。恢复期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配合水疗改善肌肉张力。膳食补充维生素B族促进神经修复,吞咽障碍者采用糊状食物防误吸。适龄儿童必须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流行地区需加强灭活疫苗补种。出现突发肌无力或排尿障碍时立即就医,早期免疫球蛋白治疗可降低瘫痪风险。

上一篇 : 小儿麻痹症活多久

下一篇 : 没有了~

小儿麻痹症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