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的病因有哪些种类

发布于 2025/04/28 14:44

慢性腹泻可能由感染性因素、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内分泌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感染性因素:

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常见如沙门氏菌、轮状病毒、阿米巴原虫感染。这类腹泻多伴随发热、腹痛,需通过粪便检测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或抗寄生虫药物。

2、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遗传、免疫异常有关。患者常出现黏液血便、体重下降,结肠镜检查可见肠黏膜糜烂。治疗需使用美沙拉嗪、糖皮质激素或生物制剂。

3、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胃肠紊乱与内脏高敏感性相关,精神压力可诱发腹泻型IBS。症状表现为排便后腹痛缓解,但无器质性病变。建议采用低FODMAP饮食,配合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4、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糖尿病会加速肠蠕动,前者因代谢亢进导致排便频繁,后者与自主神经病变有关。需检测甲状腺激素和血糖水平,控制原发病后可改善腹泻症状。

5、药物副作用:

抗生素、二甲双胍、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可能破坏肠道微生态或刺激肠黏膜。通常在用药后出现水样便,停药后缓解。必要时可联用蒙脱石散等肠黏膜保护剂。

慢性腹泻患者需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避免高脂、辛辣食物刺激肠道。适量补充水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苹果,维持电解质平衡。持续症状超过4周或出现消瘦、血便时需完善肠镜等检查。日常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缓解肠痉挛,严重脱水需口服补液盐。

上一篇 : 儿童慢性腹泻的病因

下一篇 : 没有了~

腹泻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