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4/29 20:22
发布于 2025/04/29 20:22
幼儿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包括患者及隐性感染者、疱疹液、粪便、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飞沫传播。
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隐性感染者虽无临床症状,但携带病毒仍具传染性。接触这类人群的唾液、鼻涕等分泌物可能导致感染,需避免与患儿共用餐具或亲密接触。
患儿皮肤疱疹破溃后,渗出的液体含有大量肠道病毒。直接接触疱疹液或触摸被污染的玩具、衣物后未洗手,可能通过眼口鼻黏膜感染。疱疹结痂前需对患儿衣物进行煮沸消毒。
病毒在患儿粪便中可存活2-4周,处理尿布时不规范洗手、接触被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是重要传播途径。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马桶圈、门把手等高频接触区域。
被病毒污染的毛巾、餐具、玩具等物品在家庭和托幼机构中易造成交叉感染。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在塑料表面可存活数天,定期用紫外线或高温蒸汽消毒儿童用品至关重要。
患儿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可携带病毒,在密闭空间内通过空气传播。托幼机构需保持每日通风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降低空气传播风险。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重环境消毒与个人卫生,对患儿粪便、分泌物进行规范处理。日常保证儿童充足睡眠与均衡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增强免疫力。集体机构发现病例时应立即隔离,对活动室、寝具进行终末消毒。推荐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
上一篇 : 幼儿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不包括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