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不是病

发布于 2025/05/07 08:34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属于明确的病理状态。骨质疏松的成因主要有年龄增长、雌激素缺乏、钙质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慢性疾病影响等。

1、年龄增长:

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后逐渐流失,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作用增强,导致骨重建失衡。建议通过负重运动刺激骨形成,每日补充800-1200毫克钙剂。

2、雌激素缺乏: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骤降,破骨细胞活性显著增强,每年可流失3%-5%骨量。激素替代疗法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需监测乳腺和子宫内膜情况。

3、钙质摄入不足:

我国居民日均钙摄入量不足推荐量50%,长期缺钙会激活甲状旁腺素分泌,促使骨钙释放。奶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是优质钙源,建议分次摄入提高吸收率。

4、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促进肠道钙吸收,日照不足或肝肾疾病会影响其活化。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应维持在30ng/ml以上,冬季可适量补充维生素D3制剂。

5、慢性疾病影响:

糖尿病、甲亢、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会加速骨流失,可能与炎症因子激活破骨细胞有关。控制原发病的同时,需每1-2年进行骨密度检测。

骨质疏松患者应建立防跌倒生活环境,保持每日30分钟快走或太极拳等负重运动,烹饪时选择油菜、芥蓝等钙含量高的深色蔬菜,避免长期饮用浓茶咖啡等影响钙吸收的饮品。冬季每天保证15-30分钟日照,65岁以上老人建议使用髋部保护器预防骨折。

上一篇 : 骨质疏松需要补钙片吗

下一篇 : 没有了~

骨质疏松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