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脂溢性皮炎的病因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5/10 05:19
发布于 2025/05/10 05:19
脂溢性皮炎在中医理论中归因于湿热内蕴、血虚风燥、脾胃失调、情志不畅、外邪侵袭五种病理机制。
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郁蒸于肌肤。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外敷黄柏、苦参煎水湿敷,配合针刺曲池、足三里等穴位。
久病耗血或情志抑郁导致阴血不足,肌肤失养生风化燥。当归饮子配合四物汤养血润燥,局部涂抹芝麻油调制的紫草膏,艾灸血海、三阴交改善血液循环。
长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水谷精微不能濡养皮毛。参苓白术散健脾化湿,食疗选用山药小米粥、茯苓饼,按摩中脘穴配合腹部推拿调理气机。
肝气郁结化火,循经上扰头面胸背等皮脂腺丰富区域。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耳穴贴压肝、神门等穴位。
风热湿邪客于肌表,与内湿相合发病。银翘散合消风散祛风除湿,刮痧大椎至命门区域泄热,药浴选用野菊花、地肤子等清热解毒药材。
日常需保持低脂低糖饮食,多食冬瓜、薏苡仁等利湿食材,避免熬夜及情绪波动。适度练习五禽戏"熊戏"增强脾胃功能,头皮部位皮炎可早晚梳头百下促进血液循环。急性期禁用热水烫洗,选择棉质透气衣物,症状持续加重需配合西医抗真菌治疗。
上一篇 :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症状有哪些47岁以上女性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