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怎么治疗效果好的快
发布于 2025/05/10 06:29
发布于 2025/05/10 06:29
急性肠炎可通过补液治疗、抗生素应用、止泻药物、肠道黏膜保护剂、饮食调整等方式治疗。急性肠炎通常由病原体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免疫力低下、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
急性肠炎患者易出现脱水症状,口服补液盐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严重脱水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是治疗基础。儿童及老年人需特别注意监测尿量及皮肤弹性。
细菌性肠炎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敏感抗生素,常用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病毒性肠炎无需使用抗生素,滥用可能加重肠道菌群紊乱。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并保护黏膜,洛哌丁胺能抑制肠蠕动缓解腹泻。但感染性腹泻初期不宜过早使用强效止泻药,以免阻碍病原体排出。用药需结合粪便性状调整。
硫糖铝可在肠黏膜形成保护层,减轻炎症刺激。益生菌制剂能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常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这类药物宜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相互影响。
急性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逐步过渡至稀饭、面条等半流质。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饮食。少食多餐减轻肠道负担,症状缓解后2-3天再恢复正常饮食。
治疗期间需卧床休息,注意腹部保暖。恢复期可适量饮用淡盐水补充钠离子,食用蒸苹果、山药粥等具有收敛作用的食物。保持餐具消毒,便后彻底洗手防止交叉感染。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高热、血便等需及时就医。愈后2周内避免生冷食物,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帮助肠道功能恢复。
上一篇 : 急性肠炎怎样治疗效果好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