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5/22 15:48
发布于 2025/05/22 15:48
产后出血可能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止血、手术修复、输血支持、子宫按摩、介入栓塞等方式处理。
产后子宫肌纤维收缩能力不足是出血最常见原因,多与产程延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为宫底升高、子宫质地柔软,可通过静脉注射缩宫素、持续子宫按摩促进收缩,严重时需行宫腔填塞或B-Lynch缝合术。
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部分剥离会导致血窦开放出血。胎盘娩出后需仔细检查完整性,残留组织需行清宫术,植入性胎盘可能需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术。伴随症状包括阴道流血呈间歇性、宫缩不良等。
急产、巨大儿分娩或手术助产可能造成宫颈、阴道或会阴部裂伤。表现为持续性鲜红色出血,与宫缩无关。需立即缝合修复伤口,深部裂伤可能需在麻醉下进行分层缝合,同时排除血肿形成。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或羊水栓塞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或血小板,同时处理原发病因。
罕见但危急的并发症,多因不当牵拉脐带或宫底压力导致。患者出现剧烈腹痛、休克表现,需立即手法复位或经腹手术修复。可能伴随出血量快速增加和心血管系统不稳定。
产后出血预防需重视产前贫血纠正和高危因素筛查,分娩后2小时内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出血量。建议产后早期哺乳刺激宫缩,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避免剧烈活动。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时应及时复查血常规,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铁药物如多糖铁复合物、琥珀酸亚铁等。
上一篇 : 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处理原则是什么
下一篇 : 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哪四种症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