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要做什么检查才知道是这个病

发布于 2025/05/24 07:56

确诊鼻窦炎通常需结合鼻内窥镜检查、鼻窦CT扫描、鼻腔分泌物培养、过敏原检测及血常规检查等综合判断。

1、鼻内窥镜:

通过光纤设备直观观察鼻腔和鼻窦开口情况,可发现黏膜充血肿胀、脓性分泌物等典型表现。该检查能直接评估中鼻道、筛窦等关键区域病变程度,对急性鼻窦炎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检查过程会有轻微不适,儿童需配合表面麻醉。

2、鼻窦CT扫描:

冠状位CT能清晰显示各鼻窦解剖结构,准确判断窦腔积液、黏膜增厚及骨质改变。对慢性鼻窦炎和真菌性鼻窦炎具有鉴别价值,可发现X线难以显示的蝶窦、筛窦病变。孕妇及婴幼儿需评估辐射风险后选择低剂量方案。

3、分泌物培养:

取中鼻道或上颌窦穿刺液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对反复发作或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尤为重要,能指导精准用药。采集样本前需停用抗生素3天以上。

4、过敏原检测:

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IgE检测排查过敏性因素。约30%慢性鼻窦炎合并变应性鼻炎,常见过敏原有尘螨、花粉、霉菌等。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避免过度解读。

5、血常规检查:

观察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辅助判断感染类型。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多伴中性粒细胞升高,病毒性感染则以淋巴细胞为主。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炎症活动度,但无法定位感染灶。

建议检查前避免使用鼻减充血剂以免干扰结果,慢性患者可同步进行鼻阻力测定评估通气功能。日常保持鼻腔清洁,蒸汽吸入有助于分泌物排出,过敏体质者需注意环境控制。若出现持续头痛、视力改变或高热等预警症状,应立即复查影像学排除并发症。规范治疗期间建议每2-3个月复查鼻内镜评估疗效,术后患者需按医嘱定期进行鼻腔冲洗和换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鼻窦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