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
发布于 2025/05/28 10:08
发布于 2025/05/28 10:08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是两种常见的骨与关节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多见于儿童长骨干骺端,化脓性关节炎则好发于负重关节如膝关节和髋关节。两者均可通过血行感染、邻近感染扩散或直接创伤感染等途径发病,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全身发热等症状。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多由血源性感染导致,细菌经血液循环播散至长骨干骺端,形成局部脓肿并破坏骨质。化脓性关节炎常见于关节开放性损伤或邻近骨髓炎扩散,细菌侵入关节腔后引起滑膜炎症和关节积液。两者病理改变均包括炎性细胞浸润、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严重者可导致骨质破坏和关节畸形。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患肢剧痛和活动受限,局部皮肤发红肿胀并有明显压痛。化脓性关节炎特征为关节肿胀、剧烈疼痛和活动障碍,关节处于屈曲位以减轻疼痛。两者均可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血液培养和关节液穿刺培养可明确致病菌。X线早期可能仅显示软组织肿胀,后期可见骨质破坏或关节间隙改变。磁共振成像对早期骨髓炎诊断敏感,能清晰显示骨髓水肿和骨膜反应。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关节积液和指导穿刺引流。
早期足量抗生素治疗是关键,经验性用药可选择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广谱抗生素,待药敏结果调整用药。严重感染需静脉给药4-6周,必要时联合用药。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
当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脓肿时需手术干预。骨髓炎可行钻孔引流或开窗减压术,清除坏死组织和脓液。关节炎需关节腔冲洗引流,严重者可能需关节镜清创或开放手术。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行持续灌洗。极少数病例可能需截肢以控制感染扩散。
患者应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急性期避免负重活动。饮食需保证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以促进组织修复,可多食用鱼类、蛋类和新鲜蔬果。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炎症指标。出现发热或疼痛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慢性感染或功能障碍。预防措施包括及时处理皮肤感染和外伤,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上一篇 : 创伤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的区别
下一篇 :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与化脓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