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人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发布于 2025/06/03 14:03

慢性胃炎患者饮食需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规律进食、选择易消化食材、控制进食量及温度。主要原则包括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维持营养均衡。

1、避免刺激性:

忌食辛辣、过酸、腌制及油炸食品。辣椒、芥末等调味料会直接刺激胃黏膜;柑橘类水果、醋等酸性食物可能加重胃酸分泌;腊肉、泡菜等高盐腌制食品会延缓胃部修复;炸鸡、薯条等高脂食物增加胃排空负担。建议选择清蒸、炖煮等烹调方式。

2、规律进食:

每日固定5-6餐少量进食,避免空腹或暴饮暴食。长时间空腹会导致胃酸侵蚀黏膜,而单次过量进食会过度扩张胃部。可准备苏打饼干、馒头片等碱性食物作为加餐,夜间反酸严重者可睡前1小时少量进食。

3、选择易消化:

优先选用低纤维细软食材,如嫩叶蔬菜、去皮瓜果、精米白面等。粗纤维较多的竹笋、芹菜等需充分切碎煮烂;肉类选择鱼肉、鸡胸肉等低脂品种,避免带筋膜的肉块。可将食物加工成糊状或羹汤提升消化效率。

4、控制进食量:

单餐食量控制在300-400克,约为普通碗八分满。过量进食会导致胃窦部过度扩张,刺激胃泌素分泌。用餐时细嚼慢咽至食物呈糜状,每口咀嚼20次以上,既能减轻胃部负担又可促进唾液淀粉酶分泌。

5、适宜温度:

食物温度保持在40-50℃最佳,禁止食用超过65℃的热食或低于10℃的冷饮。过烫食物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冰冻食品可能引发胃痉挛。夏季可饮用常温绿豆汤,冬季建议将水果用温水浸泡后食用。

慢性胃炎患者日常可适量食用猴头菇、山药等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食材,烹饪时添加少量姜汁有助于抑制胃酸。餐后30分钟内保持直立位,避免剧烈运动。合并贫血者需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乳糖不耐受人群建议选择低乳糖奶制品。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黑便时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慢性胃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