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是怎么查出来的
发布于 2025/06/13 14:50
发布于 2025/06/13 14:50
子宫腺肌症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诊断,常见方法有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妇科检查、病史采集及肿瘤标志物检测。
经阴道超声是首选筛查手段,可观察到子宫肌层增厚、回声不均等典型表现。超声下可见肌层内囊性病灶或边界模糊的异位内膜组织,敏感性约80%。对于疑似病例建议选择月经周期第5-7天检查,此时子宫内膜较薄,更易辨别病灶特征。
磁共振能清晰显示子宫结合带增宽>12mm及肌层内高信号病灶,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尤其适用于超声诊断不明确、合并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或需术前评估的患者。T2加权像上病灶呈低信号是其特征性表现。
双合诊检查可触及子宫均匀性增大、质地偏硬,典型者呈球形子宫,月经期压痛明显。约30%患者合并后穹窿触痛结节。检查时需注意子宫活动度,与子宫肌瘤进行鉴别,后者多表现为子宫表面凹凸不平。
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占70%、经量过多占50%及不孕占30%是三大典型症状。需详细询问疼痛特点、月经模式改变及生育史,特别注意疼痛是否放射至腰骶部或直肠,这些症状往往随病程延长而加重。
血清CA125水平可能轻度升高通常<100U/ml,需结合影像学排除卵巢恶性肿瘤。对于不孕患者建议同步检查抗苗勒管激素评估卵巢储备功能。诊断困难时可考虑宫腔镜下取活检,但需注意取材深度需达肌层。
确诊子宫腺肌症后,建议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等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疼痛。饮食可增加深海鱼、亚麻籽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减少红肉及高糖食品摄入。痛经发作时可尝试局部热敷,但月经过多者需监测血红蛋白,及时补充铁剂预防贫血。每年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病情进展,计划妊娠者应尽早就医评估。
上一篇 : 子宫腺肌症是什么引起来的
下一篇 : 子宫多发囊肿是子宫腺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