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哪三类
发布于 2025/06/14 15:28
发布于 2025/06/14 15:28
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宫缩乏力、产道损伤和胎盘因素三类。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70%。分娩后子宫肌纤维收缩可压迫血管止血,当子宫收缩力减弱时,胎盘剥离面血窦无法有效闭合。高危因素包括产程延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临床表现为子宫轮廓不清、质地柔软,阴道流血呈暗红色且持续涌出。处理需立即按摩子宫,同时使用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宫缩剂。
软产道裂伤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常见于急产、手术助产或胎儿过大等情况。损伤部位包括宫颈裂伤、阴道壁裂伤、会阴裂伤等,严重者可深达穹窿或盆底肌层。特征性表现为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鲜红色血液流出,且出血量与子宫收缩情况无关。确诊需在良好照明下逐层检查,发现裂伤需立即缝合止血。
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部分残留均可导致产后出血,约占10%。胎盘剥离不全时,剥离面血窦开放;完全性胎盘植入则可能引发致命性出血。危险因素包括多次刮宫史、前置胎盘、子宫手术史等。超声检查可辅助诊断,处理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人工剥离、宫腔填塞或子宫动脉栓塞。
产后出血预防需贯穿围产期全程,妊娠期纠正贫血,分娩期控制产程进展,产后2小时内密切监测出血量。建议产妇分娩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子宫复旧,哺乳时分泌的催产素有助于子宫收缩。出现头晕、心悸等失血症状或卫生巾1小时浸透超过2片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应保证高铁高蛋白饮食,如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上一篇 : 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哪四类
下一篇 : 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哪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