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主要处理原则为
发布于 2025/06/14 15:34
发布于 2025/06/14 15:34
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子宫按摩、药物治疗、手术止血、输血支持及病因治疗。产后出血的紧急干预需根据出血原因和严重程度采取阶梯式措施。
通过双手按压宫底促进子宫收缩,是产后出血的一线物理干预手段。按摩可刺激子宫肌层血管闭合,尤其适用于宫缩乏力导致的出血。操作时需保持手法均匀有力,配合宫缩剂使用效果更佳。持续按摩至子宫硬度如球状且阴道流血明显减少。
常用宫缩剂包括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米索前列醇。缩宫素通过静脉给药直接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作为前列腺素衍生物,对顽固性宫缩乏力有效;米索前列醇适用于资源匮乏地区的舌下含服。药物选择需考虑禁忌证与给药途径。
当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宫腔填塞、子宫压迫缝合或血管介入栓塞。B-Lynch缝合术通过机械压迫子宫壁控制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可精准阻断出血血管。对于胎盘植入或子宫破裂需行子宫切除术,手术决策应综合评估出血量及生育需求。
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和凝血功能及时输注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或血小板。大量输血时需按比例补充凝血因子,维持血容量同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输血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警惕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并发症。
针对不同出血原因采取特异性措施:胎盘残留行清宫术,软产道裂伤实施缝合修复,凝血功能障碍补充相应凝血因子。明确病因是止血成功的关键,需通过病史采集、超声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快速鉴别。
产后出血产妇应保持半卧位减少盆腔充血,早期开始母乳喂养促进宫缩,摄入高铁高蛋白饮食纠正贫血。出院后定期复查血常规,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头晕乏力需及时返院。家属需关注产妇情绪变化,预防产后抑郁发生。
上一篇 : 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下一篇 : 产后出血的主要处理原则是